[台灣-花蓮] [部落] 行山太魯閣。大同大禮部落出砂卡礑


行腳太魯閣,總是有很多的感觸,
在臨空懸谷的步伐中,憂傷是絕對大於爬山的喜悅,
而這些憂傷並不像是平原裡的回憶,
可以用當代的發展和社會和諧來單純化過去與現在的拉扯。
因為這一切的傷害依然切切實實的存在於當下,
並且開展於不到彼岸的殘破光景中。

清晨,Sisil叫聲從右邊響起,這是個憂傷的好預兆,
神鳥仍在,族人已然被迫離開。 




第二次前往大同大禮部落(砂卡礑和赫赫斯部落),也是跟著老龍台師大的隊,陪著老師們一起上來。不過這次的路線和第一次截然不同,是要從太管處走上大同部落住宿後,隔天從三間屋接砂卡礑步道接公路。

也是一條容易走的路線,但關於部到的一些介紹就省略了,可以看之前的紀錄,還落落常打了兩篇呢!

[台灣-花蓮] [部落] 從砂卡礑到赫赫斯,太魯閣族同禮部落之旅(上)

[台灣-花蓮] [部落] 從砂卡礑到赫赫斯,太魯閣族同禮部落之旅(下)

回想起上次原本也是要走這個路線,但後來因為三間屋到五間屋路段遭到溪水大漲沖毀所以無法通行,所以我們只好沿路來回。不過這次部落又失去了一直以來大同大禮兩個部落所仰賴維生的流籠,使得部落的人必須用人力來背運物資走登山步道,才能接帶上山的客人與自己的生活所需,可見部落當前生活的困境。

然而這個問題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討論,甚至在「蘇花替」被拿出來炒作的那幾年,在國策評論上也出現一群人試著幫這些僅存居住在太魯閣族山區傳統領域的族人爭取政府能保障他們流籠的使用權,由太魯閣國家公園負責維護。畢竟這條唯一的貨物運送的流籠索道,由當地許通成先生於民國54年起,就接手日本人資產獨力經營,傳統流籠索道全長1.5公里:第一段長600公尺、第二段長900公尺,以簡單的構架及載具組合;51年來一直是秀林鄉這二個部落重要的「維生」通道。然而,經營者年事已高,且無資金修繕改建老舊的索道與載具設施,因此當時有許多人希望能將之轉售給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由太魯閣國管處接手管理運作,不過後來遭到拒絕。

而當時研究員胡思聰論述:「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則表示,民國75年管理處成立時,曾經補償該索道及補助現有索道的修建,後因有產權疑慮未再介入;目前則無接手意願。公部門這樣的托詞與思維是錯誤的;相對於蘇花高,這條流籠索道誠然微不足道,但是45年來,這二個部落沒能受到政府最基本的照顧則是不爭的事實;尤其75年成立國家公園之後,所受到的限制更多,對這二個世居部落的民眾並不公平。」

而這次造訪此地,流籠再次壞掉,又聽到部落長輩說自己的身體已經不太好爬山很辛苦,不經又讓人關心起流籠的管理和維護,也許能像民國初年在八卦山和阿里山一帶架設同時能運人和貨物的劉龍肯定能改善部落的生活。更何況太魯閣國家公園每天利用砂卡礑不到吸引上千民遊客,怎麼能忽是最早開闢這條道路,居住在砂卡礑部落的太魯閣族人呢?

(抱怨結束,以下行腳正文)







這次的隊員結構主要都是宜蘭地區的老師和校長,為了帶回推廣山野教育的種子齊聚一堂,共同體驗山林並且交換意見和問題討論。

而浪浪是本次的攝影兼嚮導,在最前面帶大家行徑。

日期:2014年11月09日~11月10日

本次行程為:
第一天:太管處 > 德卡倫步道 > 太魯閣台地 > 大同部落
第二天:大同部落 > 大同部落平台 > 同禮古道 > 三間屋 > 砂卡礑步道溪流段> 五間屋 > 砂卡礑步道峭壁段 > 砂卡礑橋


第一天
2014年11月09日
天氣:陰天多雲

11:00 拍完合照出發得卡倫步道

這個步道取名為得卡倫是源自於原本太魯閣平台,也就是現在的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

在林克孝的一篇網誌中有關上崇德部落的敘述有說,崇德部落最早的部落居民是赫赫斯社人,於現在太魯閣台地後方山頭上,也就是大禮部落。在一百多年前,下山遷到了太魯閣台地上方的山腹,但在日治時期被日人遷至太魯閣台地上。此時,得卡倫社在太魯閣台地定居,欣里干與沙卡丹兩社人也下山遷來一起居住。 在光復之後,民國40年社址用地為軍方使用,部分社人遷到東方一公里建立新社,亦名得卡倫,而今太魯閣台地變成了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



11:15 開始進入抖上的階梯步道

11:24 抵達第一觀景台,可以看到立霧溪兩岸,休息五分鐘

11:46 走了一公里,第一個公里走了46分鐘唷




12:00 階梯陡上結束,木棧道結束,此時遇到叉路口,等後面的人十分鐘




12:24 進入陡上路段





13:26 抵達部落平台,之後的路段就變得很平坦,是部落的車輛運輸使用的道路


平台上堆滿了很多部落族人使用的機械


秋海棠


13:59 看見部落工寮




14:34 巧遇族人剛好騎機車準備下山


14:57 抵達往清水大山和立霧山叉路口

15:22 廢棄滑輪流籠

這種是構造最簡單的,在山上和山下連接起兩條鋼索,一條上山一條下山。裝煤礦或木材的箱子,綁著兩個滑輪掛在鋼索上。


15:33 同禮步道岔路口,往大禮部落和砂卡礑步道


15:38 抵達大同部落,原稱砂卡礑部落(Shakadang),是臼齒的意思

網路上有人稱臼齒當初發現,是找到古人的牙齒,也有一說是找到像臼齒的石頭。但經我們向接待我們的婆婆一問,她說應該是動物的舊齒。確實,若是查詢我手邊的研究資料,伊能嘉矩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分類了原住民族的命名方式多是以地理特徵和特殊產物為主要命名方式,或是當地生產狀態與傳說,若是因為一開始發現臼齒而命名,那為動物臼齒的可能絕對會比人的臼齒更有機會,原因在於族人命名的方式還是多以跟生活需求有關的為主,有臼齒就表示有獵物常來此地終結生命,就像有鹿角和巢穴一樣,而且我認為絕對不是只找到一顆臼齒。然而若是出現一堆人齒,第一個可能就是太魯閣族人不會願意住在這邊的,這片土地是不潔的;第二個就是若只發現一顆人類臼齒,在汎泰雅族的生活文化中這似乎沒什麼重要性,過去似乎也沒有類似的命名方式,除非有與什麼傳說吻合,但事實上並沒有。

同理,對照附近的大禮部落以赫赫斯(Xoxos)命名,代表此地多蛇,就表示這一社群的太魯閣族的命名方式,還有下崇德的Tekijig意指很多魚的地方,上崇德Dgarung意指盛產楓葉。取名的方式在會是很有脈絡的,尤其是太魯閣族在祖先遺訓Gaya的強烈文化傳統之下,這樣的推論可信度會比其他族群來的高。





15:44 抵達住處,Maci的家

今天的行程結束,接下來就是喝茶聊天了




這裡有三間竹屋可以入宿,住起來真的很舒適!



小烤爐


晚餐主食竹筒飯


山上自養的放山雞!

除了山雞和高麗菜,因為流籠壞了,我們二十人份的三餐都是族人從山下背上來的,這真的是太辛苦了!





18:15 就已經天黑了!

因為最近工作繁忙超累的,所以我提早入睡XD
據說老師們還吃了山芋當消夜,然後聊天到一點多


第一天
2014年11月10日
天氣:晴天

07:30 吃早餐
09:30 山上的教材體驗課程


這裡洗澡是要燒熱水!



南澳的老師在解說「猴不爬」,也就是「九芎」這種正港的臺灣原生植物。

其實滿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的,是優良的炭材和農具原料。



台中的伊蝶老師在介紹附近的草本植物


有一組老師設計了登山小劇場,

這讓我忽然覺得在這裡搭個劇場好像真的很棒!優人神鼓應該來這邊辦花蓮修練基地的。



10:15 導覽消失的部落,這裡早期可是有很多人居住的。

這部分就複製我上次來的時候,訪問當地搜救大師Buya 的調查 XD

大同部落的至高處有一個神社,主祀天照大神,下面那張圖便是當時的鳥居所遺留下來的柱基,而敬拜路變延著鳥居前方的駁坎道下方的空地。而下面的空地是以前的蕃童教育所還有駐在所。

當時教育的特點是教化原住民的孩子日本的風俗習慣,具體的課目是禮儀,其教習的基本作法,例如「敬禮、坐立、注目、點頭、謹聽」。

對於教育日本風俗習慣,日本當局認為教育原住民比教育本島人容易。因為蕃童教育方針不受清代影響,可直接日本化,而且蕃童有廉恥心、尚武心,異於本島人有近似於日本人的武士道,所以當時日人針對蕃童的服從心很樂於教育並灌輸他們忠君愛國思想。

在歷史上,太魯閣族是運氣最不好在一開始受到佐久間左馬太「五年理蕃計畫」的「三光政策」影響的族群,承受當時「「燒光、殺光、搶光」」的不人道對待,率軍約2萬人親征太魯閣地區,然而大同(砂卡噹)、大禮(赫赫斯)以及西拉岸因為居住在種植區而獲免,跟據上一次來的大哥所說,這裡在日治時期主要的作物為梧桐和桂竹,而這也是讓他們成為極為少數沒有被遷出原居地的部落之一的原因,一直到光復之後依然在這裡。


神社鳥居柱



11:10 合照後準備啟程,然後我們接受了婆婆為我們的族語禱告






11:20 途經部落最外面的竹林,據說部落原本的地方在竹林裡面


11:21 抵達岔路口往右進入同禮步道,前往三間屋和大禮部落



11:23 抵達之前住的張家厝


11:26 之字型陡下




11:35 第一個小溪溝


11:43 第一個大禮部落岔路口,我們往三間屋方向繼續陡下




12:04 十米溪溝


一路上處處是黃藤


12:22 崩塌處連續兩段,好走


12:54 抵達巨石窟,這表示快到三間屋了!


13:07 抵達三間屋



「三間屋」,曾是太魯閣族人的聚落,因過去有三間屋舍而稱「三間屋」,太魯閣族稱這裡為「柏拉耀」(brayaw),是「姑婆芋」的意思。如今只有幾間鐵皮工寮,看起來是還有使用。

說到brayaw,我就想到太魯閣族發源地的南投仁愛鄉平生部落,一開始的五個部落之一也有一個是以姑婆芋取名,也就是傳說中的五個太魯閣發源平台Sadu 、 Bushi 、 Truwan 、 Brayaw 、 Bushi Daya 的其中一個,也就是太魯閣族的根。

而這裡也就是一般觀光路線砂卡礑步道的4.5公里終點處。

但是如今因為道路損毀,一般遊客只會到五間屋的地方。


山上老鼠的臉比較長 XD


休息吃午餐,等大家到了以後我們才又出發

13:50 出發往五間屋

14:06 抵達攔沙壩,這是屬於立霧發電廠的設備


這一段沿著立霧溪的道路就是舊時日本人為了立霧發電所而請原住民開鑿的日古道。

而立霧發電廠就是利用上游立霧溪上的溪畔壩攔截溪水,以及砂卡礑壩攔截立霧溪支流砂卡礑溪的溪水發電。是當時全台灣第四大的水力發電廠,僅次於日月潭第一發電所、日月潭第二發電所及銅門水力發電所。


13:16 抵達被溪水破壞的路段








14:38 抵達五間屋,舊名為「斯維奇」(Swiji),太魯閣語「斯維奇」(Swiji)是指大型葉片的榕樹。



當地盛產山蘇






15:18 看到砂卡礑橋



15:37 出步道,結束今天的行程


然後滿是大陸客,和滿滿的遊覽車停在兩個山洞內覺得心情不好....

所以後來這段路時在一點都沒有心情寫啊!






留言